孔融讓梨是一個著名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謙遜禮讓美德。以下是故事的梗概:
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以才學和品德著稱。在他四歲的時候,有一天,家里有人送來了一盤梨,這些梨又大又甜,非常誘人。父親讓孔融把梨分給兄弟們吃。
孔融在分配梨的時候,特意挑了一些較小的梨給自己,而把那些大的、成熟的梨分給了哥哥和弟弟。父親看到這一幕,感到很奇怪,就問孔融:“你為什么給自己挑最小的梨呢?”
孔融回答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梨;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著他,讓他吃大的梨。我年紀最小,吃小的梨是應該的。”
父親聽了孔融的回答,非常高興,認為孔融雖然年紀小,但是懂得尊敬兄長、愛護幼小的道理,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教育孩子謙遜禮讓、尊敬長輩和兄弟姐妹的典范。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成為了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