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眾山小的出處及意思是什么?
答:“一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是全詩的尾句,表達了詩人登臨泰山頂峰的壯志豪情。以下是詳細解讀:
一、出處
- 詩句原文: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出處:
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全詩如下:
>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二、字面意思
- 會當:終當、一定要。
- 凌絕頂:登上最高峰。“凌”意為登上,“絕頂”指最高點。
- 一覽眾山小:俯瞰其他山峰,顯得渺小。
整句的意思是:終有一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群山,使它們顯得渺小。
三、深層含義
1. 表達詩人志向
杜甫通過描寫泰山的雄偉壯麗,表達了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決心。這既是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也是對人生理想的追求。
2. 象征意義
- 自然景觀:泰山是五岳之首,象征崇高與偉大。登臨泰山頂峰,俯瞰群山,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征服。
- 人生哲理:詩句寓意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它鼓勵人們要有遠大的抱負,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3. 情感表達
詩人通過“一覽眾山小”的景象,抒發了自己超越平凡、追求卓越的豪情壯志,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四、文學價值
1. 名句經典性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千古名句,體現了杜甫詩歌雄渾壯闊的藝術風格,至今仍被廣泛引用,用以表達追求卓越、志存高遠的精神。
2. 對后世的影響
這兩句詩不僅成為登高望遠的經典意象,也成為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象征。它被廣泛應用于文學、藝術、教育等領域,成為表達遠大志向的代名詞。
五、延伸意義
- 現代應用
“一覽眾山小”常被用來比喻在某一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后,對其他事物或目標的俯視與超越。例如,在職場、學業或其他領域,人們常用此句表達對成功的渴望和自信。
標簽: 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