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出賽》的古詩原文及翻譯注釋是什么?
答:以下是王昌齡《出塞》的原文、翻譯及注釋:
1. 原文:《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
2. 翻譯譯文: 秦漢時期的明月依舊照耀著邊關, 萬里長征的士兵們卻還未歸來。 只要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在, 就不會讓胡人的戰馬跨越陰山。
3. 注釋:
- 秦時明月漢時關: - 秦時明月:指秦漢時期的明月,象征歷史的悠久和邊關的滄桑。 - 漢時關:指漢代時的邊關,強調邊塞戰事的長期存在。
- 萬里長征人未還: - 萬里長征:指邊塞士兵遠征的路途遙遠,征戰生活艱辛。 - 人未還:表達對士兵久戍邊關、無法歸家的同情。
- 但使龍城飛將在: - 但使:只要。 - 龍城:指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這里代指邊塞要地。 - 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因其作戰勇猛、行動迅速而被稱為“飛將軍”。
- 不教胡馬渡陰山: - 胡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戰馬,代指入侵者。 - 陰山:北方重要山脈,是古代邊防的天然屏障。 - 不教:不讓,表達對戰爭勝利的渴望。
4. 賞析:《出塞》是唐代邊塞詩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詩人對邊塞戰爭和士兵生活的深刻關切。詩中通過“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意象,將歷史與現實交織,突出邊塞戰事的延續性。后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則表達了詩人對良將的期盼和對和平的渴望,體現了深厚的家國情懷。
以上內容參考了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