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惡論的觀點原句是什么?
答:荀子性惡論的觀點原句出自《荀子·性惡篇》,具體內容如下: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惡的,所謂的善是通過后天努力人為形成的。人的本性中天生就有好利的傾向,如果順從這個傾向,就會產生爭奪,而辭讓的德行就會消失;天生就有嫉妒和憎恨的傾向,如果順從這個傾向,就會產生殘害,而忠信的德行就會消失;天生就有耳目的欲望,喜歡聲色,如果順從這個傾向,就會產生淫亂,而禮義文理的秩序就會消失。因此,順從人的本性和情感,必然會導致爭奪、犯上作亂,最終歸于暴亂。所以,必須通過師法的教化和禮義的引導,才能使人表現出辭讓、符合文理,最終達到治理的效果。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惡的,而善的行為是人為努力的結果。
這個觀點是荀子對人性的一種深刻剖析,強調后天的教育和環境對人的影響,主張通過禮義教化來改變人的本性,使之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