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近義詞是什么?
答:模糊的漢語拼音是mó hu,模糊的近義詞有:朦朧、隱約、迷糊、含糊、隱晦、含混、混沌、惺忪、昏花、依稀、吞吐、費解、籠統(tǒng)、糊涂、隱隱、朦攏、蒙眬、曖昧、恍惚、蒙朧 等。
這些詞語都是形容詞,用來描述事物、狀態(tài)或感覺的不清晰、不明確或模糊。它們可以用于形容視覺、聽覺、感覺、語言、思維等多個方面。
下面是對模糊近義詞每個詞的簡要解釋:
1. 朦朧 (méng lóng):形容光線暗淡、模糊,看不清楚。
2. 隱約 (yǐn yuē):指事物或感覺不十分明顯,稍微能感覺到。
3. 迷糊 (mí hu):形容人神志不清、思維混亂。
4. 含糊 (hán hu):指語言或表達不明確、不清楚。
5. 隱晦 (yǐn huì):指意思隱藏得很深,不容易理解。
6. 含混 (hán hùn):與“含糊”相似,指表達不清晰、不明確。
7. 混沌 (hùn dùn):形容事物混亂、無序,沒有明確的結(jié)構(gòu)或規(guī)律。
8. 惺忪 (xīng sōng):形容人剛睡醒,眼睛半開半閉,狀態(tài)不清醒。
9. 昏花 (hūn huā):形容眼睛看東西模糊,視力不佳。
10. 依稀 (yī xī):指記憶或印象模糊,不太清楚。
11. 吞吐 (tūn tǔ):形容說話含糊其辭,不直接表態(tài)。
12. 費解 (fèi jiě):指事物或語言難以理解,讓人感到困惑。
13. 籠統(tǒng) (lǒng tǒng):指概括或描述不具體、不詳細。
14. 糊涂 (hú tu):形容人思維混亂,不清晰。
15. 隱隱 (yǐn yǐn):形容事物或感覺輕微而模糊地顯現(xiàn)。
16. 朦攏 (méng lǒng):與“朦朧”相似,形容模糊不清。
17. 蒙眬 (méng lóng):同“朦朧”,形容視線或思維模糊。
18. 曖昧 (ài mèi):指態(tài)度、用意等含糊不明,也可以指關(guān)系不明確。
19. 恍惚 (huǎng hū):形容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20. 蒙朧 (méng lóng):同“朦朧”,形容模糊不清。
模糊是什么意思?
“模糊”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不清晰、不分明,或者人的感覺、認識不明確、不清楚。例如,“霧氣彌漫,遠處的景色變得模糊不清。”或者“他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還很模糊,需要進一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