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他生活在公元701年至762年之間,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附近),但具體出生地有爭議,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另一說出生于四川江油。
李白的家族背景有多種說法,有的認為他是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與唐太宗李世民同宗。他的性格爽朗大方,喜歡交友,尤其愛好飲酒和作詩,被列為“酒中八仙”之一。
在政治生涯方面,李白曾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擔任過翰林供奉。然而,他最終因為與權貴不和而被賜金放還,此后游歷全國。他還卷入過永王之亂,并因此被流放夜郎,最終在當涂縣令李陽冰家去世,享年六十二歲。
李白的詩歌創作成就極高,他的作品多以醉時寫就,代表作包括《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他的詩歌以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在后世享有極高的地位,被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全唐詩中,李白的詠月詩歌數量最多,約有三百五十首,因此他也被譽為詠月專業戶。
李白的生平和創作對中國古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詩歌至今仍被廣泛傳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