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一個著名的成語故事,出自《三國演義》。故事講述了蜀漢丞相諸葛亮三次拜訪隱居在隆中的劉備,最終說服劉備出山,共同開創蜀漢基業的故事。
故事背景: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劉備為實現抱負,四處尋找賢才。他聽說隆中有一位臥龍先生,名叫諸葛亮,才智過人,便有意請他出山輔佐自己。
故事經過:
1. 初顧茅廬:劉備帶著關羽、張飛,第一次來到隆中諸葛亮居住的茅廬。但諸葛亮外出,未能相遇。
2. 二顧茅廬:過了些時日,劉備再次帶領關、張二人來到茅廬。這次諸葛亮在家,但正在午睡。劉備不敢打擾,便在門外靜候。諸葛亮醒來后,得知劉備來訪,仍以年幼無知為由,拒絕相見。
3. 三顧茅廬:劉備第三次來到茅廬,正值諸葛亮在家。經過一番交談,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懇所感動,答應出山輔佐劉備。此后,諸葛亮為蜀漢制定了一系列戰略方針,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
成語寓意: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后來被用來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請教別人,或者形容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為了實現目標,不怕困難,鍥而不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