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是近代愛國主義詩人聞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作品。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占的七塊土地: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市)、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和旅大(旅順大連的簡稱);七子又指七塊土地的合稱。
七子資料介紹
第一,廣州灣。在明清時代的廣州灣就是指的現在的湛江,當時的湛江是廣東西部地區最大的城市,而且又靠海,有海運優勢,因此被列強窺見。1899年當時的法國強行租借湛江市區,當時的名字就叫做廣州灣。直到二戰后廣州灣才回歸祖國。
第二子,威海衛。這個大家肯定熟悉,甲午戰爭時期,當時的北洋海軍就在威海衛全軍覆沒,使得甲午戰爭以大清的慘敗而告終。最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威海衛甲午戰爭后就被日本占據。二戰后收回,設置威海衛市,之后改名威海市。
第三子,大連。在明清時期叫做青泥洼,因為位于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擁有很好的區位優勢,港口條件。因此在1897年年底,當時的沙皇俄國直接將軍艦開到旅順口,然后再青泥洼建立港口。而且沙皇親自定名為俄語“達里泥”。日俄戰爭后被日本人控制,直到1945年才收回,取名大連。
第四子,香港島。剛開始香港島只不過是一個漁村,而第一次鴉片戰爭,大清戰敗后,中英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二戰中被日本占領,二戰后也未能收回,直到1997年才正式回歸祖國。現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五子,九龍。現在的九龍是香港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稱為九龍半島,面積有近8平方公里,英國在占據香港島,新界后,逐步占領九龍半島。并在光緒24年又強租借九龍半島,納入香港一部分。現在九龍半島十分繁華,有九龍城位于南邊,在1997年回歸祖國懷抱。
第六子,澳門。早在明朝初期,葡萄牙殖民者就到達中國,并且企圖武力占據我國領土,但是失敗后,退到現在的澳門半島,賴著不走了。在1553年,葡萄牙人通過賄賂地方官員,在澳門半島取得了居住權。在1887年葡萄牙也逼迫清政府簽訂條約,正式占據澳門,從此澳門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999年澳門回歸。現在為澳門特別行政區。
第七子,臺灣島。臺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王朝很早就開始統治臺灣,并在上面移民,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在明朝末年其一度被荷蘭占領,鄭成功收復臺灣,在清朝末年更是直接設置臺灣省。在甲午戰爭后,日本占據臺灣,成為其殖民地,1945年抗戰勝利后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