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是聞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作品。這首詩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中國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島、旅順和大連等七個被割讓、租借的地方,比作祖國母親被奪走的七個孩子,表達了他們“失養于祖國、受虐于異類”的悲哀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眷戀和渴望回歸的情感。
以下是《七子之歌》的部分原文:
>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
> 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
> 母親啊!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 啖著我的骨肉,吮著我的脂膏;
> 母親啊!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 母親啊!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臺灣
>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這首詩不僅表達了對失去的領土的哀悼,也激發了民眾對國家復興和領土完整的渴望。更多關于《七子之歌》的內容,可以參考百度百科和國學網。
標簽: 聞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