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顯著差異。以下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1. 細胞核結構
- 真核細胞:具有由雙層核膜包裹的細胞核,核內包含染色體、核仁和核液。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呈線性結構。
- 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因此沒有真正的細胞核。遺傳物質(DNA)以裸露的環狀形式存在于擬核(nucleoid)區域。
2. 細胞器
- 真核細胞:細胞質中含有多種膜結合的細胞器,如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等,這些細胞器分工明確,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
- 原核細胞:細胞質中只有核糖體,沒有其他膜結合的細胞器。核糖體負責蛋白質的合成。
3. DNA結構
- 真核細胞:DNA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通常呈線性結構,存在于細胞核中。
- 原核細胞:DNA通常為單個環狀分子,不與蛋白質結合,存在于擬核區域。
4. 細胞大小
- 真核細胞:體積較大,直徑一般在10-100微米之間。
- 原核細胞:體積較小,直徑通常為1-10微米。
5. 分裂方式
- 真核細胞:通過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進行細胞分裂,過程復雜且高度調控。
- 原核細胞:通過二分裂(binary fission)進行繁殖,過程相對簡單。
6. 代表生物
- 真核細胞:構成動植物、真菌、原生生物等真核生物。
- 原核細胞:構成細菌和古菌等原核生物。
7. 進化地位
- 真核細胞:結構復雜,被認為是原核細胞通過內共生等方式進化而來。
- 原核細胞:結構簡單,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
以上內容基于生物學基礎知識,參考了權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