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彥,字士良,號蘭渚或蘭渚生,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畫家、書畫理論家和鑒賞家。他出生于吳興(今浙江湖州),后遷居到云間(今上海松江)。夏文彥的家族世藏名畫,他本人也精于鑒賞和書畫,尤其擅長在文人才士的圖畫創作中表現出獨特的珍重之情。
在官職方面,夏文彥曾任忠翊校尉、知余姚州事等職位。然而,在明初,由于朱元璋為鞏固江浙一帶的統治,對地主豪紳采取打擊和削弱的政策,夏文彥被強制遷移至淮西農村,并在那里終老。
夏文彥的主要作品包括《修篁芙蓉圖》等畫作。他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期間,著成了《圖繪寶鑒》五卷及補遺一卷。《圖繪寶鑒》是一部繪畫史傳著作,涵蓋了從三國至明代的大量畫家傳記和畫作評論。這部著作的內容主要基于前人的論畫名著,如《圖畫見聞志》、《宋朝名畫評》、《畫鑒》等,同時也包含了一些增補和續編的內容。例如,明代的韓昂在《圖繪寶鑒續編》中補充了明初至正德十四年(1368—1519年)間的畫家一百余人。
《圖繪寶鑒》的編排方式是,第一卷主要包含畫論,如六法、三品、三病、六要等,以及歷代畫家的簡介。接下來的卷目分別介紹了從三國吳至五代、宋代、南宋及金朝,以及元代和外國畫家。這部著作在畫史和畫傳方面的貢獻非常顯著,為后世提供了豐富的繪畫史料和評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