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和局限性有哪些?
答: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運動,它不僅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還為五四運動及后續的社會變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①背景:辛亥革命失敗后,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加緊侵略中國;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凱在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不能容忍。
②主要內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后期:傳播馬克思主義。
③性質與作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是一場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弘揚了民主與科學,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請關注公眾號高中歷史學習之苑空前解放了思想;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促進了文化平民化,推動了國民素質的提高。
④局限性: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片面性。
新文化運動盡管存在激進主義傾向和對傳統文化的片面否定等局限性,但新文化運動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