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叫什么名字?
答: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通常被稱為隋唐大運河,也常被提及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隋唐大運河詳細資料
1. 名稱及背景
- 隋煬帝于公元605年下令開鑿大運河,其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方便物資運輸,同時為征討高句麗提供后勤保障。
- 這條運河在歷史上被稱為“隋唐大運河”,因為它的主要建設期貫穿隋朝和唐朝,對兩朝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2. 地理范圍及特點
- 隋唐大運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全長1700多公里,貫穿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 運河由多個部分組成,包括通濟渠、永濟渠、邗溝和江南河等,這些河道將南北貫通,形成了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
3. 歷史意義
- 隋唐大運河的開通極大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成為古代中國最重要的運輸通道之一。
- 它不僅連通了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還推動了沿岸城市的繁榮,對隋唐乃至后世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4. 現代視角
- 2014年,中國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
綜上,隋煬帝開鑿的這條運河不僅是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杰出代表,也是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