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國國君。名重耳。晉獻公子。因獻公立幼子為太子。他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國送回。即位后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使國力強盛。公元前632年親自率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大敗楚軍;又大會諸侯于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成為霸主。
晉文公的現代文介紹資料:
晉文公,名重耳,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22任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與齊桓公并稱為“齊桓晉文”。晉文公出生于公元前697年,逝世于公元前628年,是晉獻公的兒子,母親為狐姬。
晉文公年輕時因受迫害而離開晉國,開始了他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在這段時間里,他游歷了多個諸侯國,結交了許多賢能智士。晉文公在流亡期間的表現顯示了他的謙遜、好學以及卓越的外交能力。
最終,晉文公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返回晉國,奪取了君位。他在位期間,對內提拔賢能,如以狐偃為相、先軫為帥,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則采取了聯合秦國、齊國,保護宋國,制衡鄭國的策略。他的統治為晉國帶來了長達百年的霸業,被后世儒家、法家等學派稱道。
晉文公的代表性事件包括城濮之戰大敗楚軍、創立三軍六卿制度等。他的政治和軍事成就,以及他的文治武功,使他成為春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
標簽: 晉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