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牙將是一種軍事官職,通常出現在唐朝及其以后的時期。牙將主要負責的是宮廷禁軍或者地方軍事力量的中級指揮官,他們通常隸屬于更高的軍事將領之下,負責具體的軍事行動和部隊的管理。
“牙將”中的“牙”字,來源于“牙旗”,牙旗是古代軍隊中的一種標志,代表著軍事指揮的中心。
因此,“牙將”可以理解為執掌牙旗的將領,即直接受主帥指揮,負責執行軍令的軍官。
牙將的職位在不同的朝代和時期有所變化,但一般來說,牙將的地位低于將軍、偏將軍等高級軍官,而高于校尉、隊正等低級軍官。在唐代,牙將可能是節度使或藩鎮下面的一個軍職,而在宋代,牙將則可能是禁軍中的中級軍官。
牙將的職責包括帶領部隊參與戰斗、訓練士兵、維護軍紀、守衛重要地點等。在歷史上,牙將這個職位隨著軍事制度的變遷而逐漸被其他官職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