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劉協(181年-234年),是東漢末年的皇帝,他是東漢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劉協在位期間,東漢的中央集權已經嚴重衰落,國家實權大多掌握在權臣和宦官手中。
(一)生平簡介
- 即位背景:劉協原本是陳留王,公元189年,由于宦官集團誅殺了大將軍何進,導致京城洛陽陷入混亂,董卓趁機進京掌權,廢黜了當時的皇帝漢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
- 傀儡皇帝:在位期間,劉協實際上是一個傀儡皇帝,先后受到董卓、李傕、郭汜等權臣的控制。后來,曹操控制了漢獻帝,遷都許昌,實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
- 建安年間:在曹操控制下,盡管漢獻帝的權力受到極大限制,但曹操也采取了一些穩定時局的措施,這一時期被稱為建安年間,也是東漢末年相對穩定的時期。
(二)政治影響
- 曹操掌權:曹操利用漢獻帝的名義,逐步統一北方,并對抗南方的各路諸侯。
- 禪讓帝位: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東漢滅亡,進入三國時期,曹丕建立曹魏政權。
漢獻帝劉協在禪讓帝位后,被封為山陽公,直到234年去世。他的在位期間,雖然名義上是皇帝,但實際上并沒有多少實權,反映了東漢末年皇權衰微、軍閥割據的歷史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