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是三國時期曹魏的權臣,同時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河內溫縣(今屬河南省溫縣),是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的次子,晉景帝司馬師的弟弟,以及晉武帝司馬炎的父親。
在司馬昭的早年生涯中,他隨父親司馬懿抗擊蜀漢,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獲得了多項戰功。他的政治生涯起步于洛陽典農中郎將,隨后被封為新城鄉侯,歷任散騎常侍、議郎、衛將軍等職務。正元二年(255年),在兄長司馬師去世后,司馬昭接替其為大將軍,開始專攬國政。
在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遇弒后,司馬昭擁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263年),他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大軍滅亡了蜀漢,并因此受封為晉公。次年,即咸熙元年(264年),司馬昭進爵為晉王。
司馬昭在咸熙二年(265年)病逝,享年五十四歲。他死后不久,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了西晉。司馬昭被追尊為文皇帝,廟號太祖,葬于崇陽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