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君大多出自姬姓,是周朝王室的分支。以下是魯國國君的順序列表及簡要介紹:
1周公旦
周公(生卒年不詳),姬姓,名旦。西周開國元勛,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學先驅,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稱周公。
封于曲阜,留朝執政,長子伯禽就封。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攝政。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聯合殷貴族武庚和東夷反叛。他率師東征,平定叛亂,滅奄(今山東曲阜東)后大舉分封諸侯,營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又制禮作樂,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創制者,主張 “明德慎罰”,以“禮”治國,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礎。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言論見于《尚書》之《大誥》、《康誥》、《多士》、《無逸》、《立政》諸篇。
2魯公伯禽(在位時間:-1043~-998,46年)
伯禽,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稱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孫,周公旦長子,周武王姬發之侄,周朝諸侯國魯國第一任國君。
當時周公旦受封魯國,但因周公旦在鎬京輔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魯國。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后其子魯考公繼位。
伯禽在位時期,平定徐戎叛亂,堅持以周禮治國,使魯國政治經濟出現新局面。其轄區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陽谷一帶,成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
3魯考公(在位時間:-997~-994,4年)
魯考公(?―前993年),姬姓,名酋(《世本》作就,鄒誕本作遒),魯國第二任君主,周公之孫。
4魯煬公(在位時間:-993~-988,6年)
魯煬(yáng)公,姬姓,名熙,又名姬怡,是魯國第三任君主。他為魯考公的弟弟,承襲魯考公擔任該國君主。一共在位6年,死后由魯幽公繼任。前任:魯考公,前993年-前988年。
5魯幽公(在位時間:-987~-974,14年)
魯幽公(?-公元前973年),姬姓,名宰,為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四任君主。他為魯煬公兒子,承襲魯煬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4年,后其弟魯魏公弒君自立并于當年改元。
6魯魏公(在位時間:-973~-924,50年)
魯魏公(?-前924年),即姬沸,史記作姬晞,為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五任君主。他為魯幽公的弟弟,殺魯幽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50年,由魯厲公繼位。
7魯厲公(在位時間:-923~-887,37年)
魯厲公,姬姓,名擢,為西周時期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六任君主。他為魯魏公兒子,承襲魯魏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7年。
8魯獻公(在位時間:-886~-855,32年)
魯獻公,姬姓,名具,為周代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七任君主。他為魯魏公兒子,承襲魯厲公擔任該國君主,前886年-前855年在位,共在位32年,由魯真公繼位。
9魯真公(在位時間:-854~-825,30年)
魯真公,姬姓,名濞,為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八任君主。他為魯獻公兒子,承襲魯獻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0年。
10魯武公(在位時間:-824~-816,9年)
魯武公(?―前817年),姬姓,名敖,魯獻公之子,魯真公之弟,周朝諸侯國魯國國君,前825年―前817年在位。
11魯懿公(在位時間:-815~-807,9年)
魯懿公(?―前807年),姬姓,名戲,魯武公少子,周朝諸侯國魯國第十任國君,前815年-前807年在位。公元前817年(魯武公九年)春天,與父親魯武公、哥哥公子括西行朝見周宣王。周宣王喜愛魯懿公,便立他為魯國太子。同年夏天,魯武公回國后去世,魯懿公繼位。公元前807年(魯懿公九年),魯懿公兄公子括之子伯御與魯人攻擊弒殺魯懿公,魯人立伯御為魯君,史稱“魯廢公”。
12魯廢公(在位時間:-806~-796,11年)
魯伯御,即魯廢公,姬姓,名伯御。是魯武公長子公子括的兒子。為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一任君主。
13魯孝公(在位時間:-795~-769,27年)
魯孝公(?―公元前769年),姬姓,名稱,魯武公之子,魯懿公之弟,西周末期、春秋初期魯國第十二任國君,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69年在位。
公元前807年,公子稱的侄子、公子括的兒子伯御弒殺魯懿公,自立為君,史稱魯廢公。公元前796年,周宣王率軍討伐魯國,殺死魯廢公,擁立公子稱為君,是為魯孝公。公元前769年,魯孝公去世,其子弗湟繼位,是為魯惠公。
14魯惠公(在位時間:-768~-723,46年)
魯惠公,姬姓,名弗湟(《世本》曰名 “弗皇”,《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曰名 ”弗生“),春秋時期魯國第十三任君主。他為魯孝公兒子,承襲魯孝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46年(公元前768年至公元前723年)。
15魯隱公(在位時間:-722~-712,11年)
姬姓,名息姑,魯國第十四代國君,在位十一年。隱,是謚號。惠公死時太子允還年幼,于是隱公代掌國君之位,后為魯桓公所弒。孔子作《春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魯國國史為基礎而編,魯隱公也因其紀年年號常被提及而出名。
16魯桓公(在位時間:-711~-694,18年)
姬姓,名允,魯惠公嫡長子,魯隱公之弟。公元前712年,殺魯隱公后即位。后來娶齊襄公的妹妹文姜為夫人,公元前694年,發現齊襄公與文姜通奸,被齊國公子彭生殺死于齊國,嫡長子魯莊公即位。
17魯莊公(在位時間:-693~-662,32年)
魯莊公(前706年10月5日―前662年8月11日),姬姓,名同,為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第十六任君主,魯桓公與其正妻文姜所生嫡長子。
前694年,魯桓公攜文姜出訪齊國,魯桓公發現妻子文姜與其兄長齊襄公亂倫私通而斥責文姜,最終齊襄公派人將妹夫魯桓公殺死,魯桓公長子姬同繼任魯國國君,是為魯莊公,在位時間為前693年-前662年。
前686年,弒君自立的公孫無知(齊前廢公)被國人殺死,魯莊公因支持流亡在魯國的公子糾繼任齊國國君,從而與在莒國流亡而搶先回國即位的公子小白(齊桓公)結怨,次年,齊、魯干時之戰,魯國戰敗,魯莊公被迫處死公子糾,并將管仲押回齊國。
前684年,齊、魯長勺之戰,魯莊公聽從曹劌的建議,從而帶領魯軍擊敗齊國。左傳經典篇目《曹劌論戰》即記載此事。
前681年,齊、魯柯之會,多次戰敗而失地的魯國將軍曹沫(疑是曹劌)在盟會上挾持齊桓公,迫使其歸還所占魯國土地,齊魯簽訂盟約,自此,魯莊公在位時期,齊魯關系相對和睦。
魯莊公有三位兄弟慶父、叔牙、季友,他們的后代在魯國政壇世代承襲執政之位,勢力逐漸大過國君,控制魯國,被稱作三桓(即三支為魯桓公后代的家族)。
18魯閔公(在位時間:-661~-660,2年)
魯閔公,姬姓,名啟,又作魯湣公,春秋時期魯國第十七任君主。是魯莊公的兒子,母親為叔姜。前662年,莊公卒,季友按照莊公的命令,立子斑為君,兩個月后,慶父使圉人犖殺魯君子斑于黨氏。慶父遂立莊公之子啟,是為閔公。前660年,慶父使卜齮襲殺閔公于武闈。閔公在位2年。
19魯釐公/魯僖公(在位時間:-659~-627,33年)
魯僖公,姬姓,名申,魯莊公之子,春秋時期魯國第十八任君主,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在位,在位33年。
20魯文公(在位時間:-626~-609,18年)
魯文公(?-公元前609年1月19日),姬姓,名興,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九任君主。他為魯僖公兒子,承襲魯僖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8年。 在位期間執政為孟穆伯、東門襄仲、叔孫莊叔、季文子、臧文仲。 前618年,周襄王病逝,周朝王室財政窘迫,無法安葬襄王,周頃王只得派毛伯衛向魯國討錢。
21魯宣公(在位時間:-608~-591,18年)
魯宣公,姬姓,名俀,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任君主。他為魯文公兒子,母敬嬴,次妃,為文公所寵。承襲魯文公擔任該國君主,前608年-前591年在位,在位18年。
文公卒,大夫襄仲在齊惠公默許下,殺嫡子惡及視,立庶子俀,即宣公。宣公十八年卒,子成公黑肱立,大夫季文子逐襄仲子歸父于晉,以報前仇。
22魯成公(在位時間:-590~-573,18年)
魯成公(?-前573年7月20日),魯宣公之子,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一任君主,姬姓,名黑肱,母穆姜。承襲魯宣公擔任魯國君主,在位18年,成公十八年八月己丑(前573年7月20日)去世,其子魯襄公繼任。
23魯襄公(在位時間:-572~-542,31年)
魯襄公(前575年-公元前542年),姬姓,名午,魯成公之子,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572年―前542年在位。死后由姬野即位。魯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魯襄公向晉平公祝賀。魯襄公三十一年六月辛巳(前542年5月31日),魯襄公去世,由太子姬野即位。
24魯昭公(在位時間:-541~-510,32年)
魯昭公(前560年 - 前510年),姬姓魯氏,名稠,魯國曲阜(今山東省曲阜市)人,魯襄公之子,母齊歸,春秋時期魯國第25任國君(前541年 - 前510年)。
公元前542年,魯昭公即位。公元前517年,魯國因斗雞而發生內亂,魯昭公先后逃亡到齊國、晉國。公元前510年,魯昭公在晉國的乾侯去世,終年五十一歲。
25魯定公(在位時間:-509~-495,15年)
魯定公,姬姓,名宋,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五任君主。他為魯昭公的弟弟,承襲魯昭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5年(公元前509-前495年)。
26魯哀公(在位時間:-494~-468,27年)
魯哀公(西元前521―西元前468年),姬姓,名將,魯定公之子,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他在魯定公死后即位。在位期間執政為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季孫肥、叔孫舒、仲孫彘。前468年,魯哀公去世,其子魯悼公即位。
27魯悼公(在位時間:-467~-437,31年)
魯悼公,姬姓,名寧,即為戰國時期魯國第二十七任君主。他為魯哀公兒子,承襲魯哀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1年。
28魯元公(在位時間:-436~-416,21年)
魯元公,姬嘉,為東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八任君主。他為魯悼公兒子,承襲魯悼公擔任該國君主。子顯立,是為穆公。
29魯穆公(在位時間:-415~-383,33年)
魯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姬姓,名顯,戰國初期魯國國君,《史記索隱》作不衍,是魯國第二十九任君主。他為魯元公兒子,在位33年。他注重禮賢下士,曾隆重禮拜孔伋(子思),咨以國事;容許墨翟在魯授徒傳道,組織學派,使魯國一度出現安定局面。
30魯共公(在位時間:-382~-353,30年)
魯共公(?-公元前353年),本名姬奮,為戰國諸侯國魯國君主,魯國第三十任君主。他為魯穆公兒子,承襲魯穆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0年。
31魯康公(在位時間:-352~-344,9年)
魯康公姬屯,為戰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三十一任君主。他為魯共公兒子,承襲魯共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9年。前344年,康公卒,子姬匽即位,是為景公。
32魯景公(在位時間:-343~-323,21年)
魯景公,姬姓,名匽,為戰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三十二任君主。他為魯康公兒子,承襲魯康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21年。
33魯平公(在位時間:-322~-303,20年)
魯平公,姬姓,名叔,為戰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三十三任君主。他為魯景公兒子,承襲魯景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20年。
他在位的時候,魯國國力衰弱,當時戰國七雄中的六國都已經稱王。魯國茍延殘喘于列國之中。
34魯后文公(在位時間:-302~-280,23年)
魯文公姬賈(?—前280年),魯平公之子,是魯國第三十四任君主,在位23年。魯文公,《世本》作湣公,《漢書》人表作愍公,律歷志作緡公,皆音同通用。楊寬先生考證其在位時間在前302年至前280年。
35魯頃公(在位時間:-279~-256,24年)
魯頃公,姬姓,名仇,原名姬讎,生卒年不詳,周朝戰國時期諸侯國魯國的末代國君,魯文公姬賈之子,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至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在位,共24年。
以上是魯國國君的順序列表及簡要介紹,由于歷史記載的局限性,部分信息可能存在差異或缺失。魯國在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經歷了從強盛到衰弱的過程,最終在戰國末年被楚國所滅。
標簽: 魯國國君順序列表及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