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中的第1課。這一課程的內容旨在幫助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來感受法律的存在和重要性,從而樹立法律意識。
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
1. 法律的概念:課程首先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強調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這種規范對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普遍約束力。
2. 法律與日常生活的關系:通過舉例說明,如乘坐大巴去秋游、父母帶孩子到醫院看病等,讓學生明白法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法律不僅規范我們的行為,還保護我們的權利,如人身權、財產權和受教育權等。
3. 權利與義務:課程強調,在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例如,過馬路時要遵守交通規則,愛護公物、保護環境,以及借東西后要及時歸還等。
4. 法律與道德、紀律的區別:課程還探討了法律與道德、紀律的不同之處。雖然三者都規范行為,但法律具有由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強制性和權威性。
5. 教學設計: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法律,課程采用了四個闖關活動,分別是“想想,怎么辦?”、“我是小柯南”、“法律人生路”和“法律巧分辨”,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生活中法律的重要性。
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認識到法律對于維護社會秩序和保障個人權益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出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