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下冊常考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答:初一政治下冊的常考知識點是考試復習的重點,以下筆下學習網為您整理的一些重點知識,供大家復習參考:
初一政治下冊常考知識點總結
(一)自尊自信
1.自尊有什么意義?(1)自尊催人積極向上。(2)自尊讓人贏得尊敬。(3)自尊使人知榮辱、講自愛。
2.怎樣才能維護自尊?(1)維護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損國格的事情。(2)要用實際行動贏得自尊,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我。(3)還要做到尊重他人,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
3.為什么說成功需要自信?(1)自信使人勇敢,能讓我們抓住成功的機會。(2)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力量,戰勝前進道路上的挫折和失敗。(3)自信是發掘個人潛能的重要條件。
4.怎樣樹立自信?(1)找到自信的“支點”,發現自己的優勢。(2)積累成功的經驗,體會成功的快樂。(3)正視自己的缺點,彌補自己的不足。(4)戰勝自卑心理。
(二)自立自強
1.青少年為什么要培養自立品質?(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的過程是我們鍛煉和提高生活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過程。(2)自立才能走向自強,成為生活的強者。
2.怎樣在生活中培養自立品質?(1)自立就要克服依賴心理。(2)自立就要學會獨立思考,自主作出決定。(3)積極鍛煉,走向自立。
3.培養自強品質有什么重要意義?(1)對個人來說,自強讓人勇于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2)對于國家和民族來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同樣需要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4.怎樣培養自強品質?(1)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2)其次要勇于戰勝自我,超越自我。(3)在磨礪中走向自強。
初一政治下冊基礎知識點
1.什么是法律?P87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2.法律與道德、紀律有何不同?P87(1)法律比道德、紀律更為明確、具體。(2)法律比道德、紀律具有更為廣泛的普遍約束力。(3)法律比道德、紀律具有更大的強制性和更大的強制力,即國家強制性和國家強制力。
3.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P87(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4.什么是違法行為?P93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根據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5.什么是行政違法行為?P93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6.什么是民事違法行為?P93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
7.什么是刑事違法行為?P93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刑法的行為。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P94(1)所謂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三,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的當罰性是犯罪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性的必然后果。
初一政治下冊必修知識點歸納
(一)法律
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2.什么是法治?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對于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3.法律的特征:⑴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⑵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⑶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4.法律與道德的區別: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道德不是由國家認定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其他法規則是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駕馭保證實施的。
5.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2)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3)法律規定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
(二)保護未成年人
1.未成年人: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2.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憲法》、《婚姻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
3.保護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4.為什么要保護未成年人?(1)身心發育不成熟;(2)自我保護能力較弱;(3)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三)情緒
1.情緒受哪些因素影響:(1)個人的生理周期;(2)周圍的輿論氛圍;(3)周圍環境等。
2.情緒的作用:情緒影響我們的行為和觀念,它可以激勵我們克服困難,也可能讓我們挫敗不前。
3.調節情緒的方法:(1)改變認知評價(2)轉移注意力(3)合理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