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數(即質子數)但中子數不同的一組原子。
同位素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因為它們有相同數量的電子和相同的電子排布,但它們的物理性質,如質量、原子半徑和核穩定性,可能會有所不同。
(一)同位素的概念:
- 原子序數(Z):原子核中質子的數量,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
- 質量數(A):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的總數。
- 中子數(N):原子核中中子的數量,可以通過質量數減去原子序數得到(N = A - Z)。
同位素之間的差異僅在于它們的中子數。例如,碳-12和碳-14都是碳的同位素,但碳-12有6個中子,而碳-14有8個中子。
(二)同位素的例子:
1. 氫(H):
- 氕(Protium):^1H,只有一個質子,沒有中子。
- 氘(Deuterium):^2H,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
- 氚(Tritium):^3H,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
2. 碳(C):
- 碳-12:^12C,6個質子和6個中子。
- 碳-13:^13C,6個質子和7個中子。
- 碳-14:^14C,6個質子和8個中子(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放射性碳定年法)。
3. 氧(O):
- 氧-16:^16O,8個質子和8個中子。
- 氧-17:^17O,8個質子和9個中子。
- 氧-18:^18O,8個質子和10個中子。
4. 鈾(U):
- 鈾-235:^235U,92個質子和143個中子(用于核反應堆和核武器)。
- 鈾-238:^238U,92個質子和146個中子(更常見,但不易于裂變)。
同位素在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醫學中用于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和診斷,在地質學中用于測定巖石和化石的年齡,以及在化學研究中作為示蹤劑。
標簽: 同位素